江陵縣沿江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20182
时间:2019-09-06 12:16:10 来源:黄石环保厂家 浏览量:3
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公示
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公示结合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在该报告书报送环保主管部门开展审查前向公众公示如下信息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产业园发展背景 2011年湖北省发改委印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设立湖北江陵工业园区沿江产业园的批复》(鄂发改开发354号),同意在江陵工业园区内设立沿江产业园为对沿江产业园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园区管委会启动了《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总体规划()》,产业园位于江陵县主城区西北面,规划范围北至新民大道,南至长江北岸和富民大道、西至荆岳铁路线、东至浦江路,规划用地面积23.31km2并委托第三方环评单位同步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2年11月,湖北省环保厅印发《关于湖北江陵工业园沿江产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规划实施的要求同年江陵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批准执行〈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总体规划()〉的通知》(江政函10号),要求相关单位按照总体规划对沿江产业园开展规划建设工作2017年8月,荆州市发改委印发《荆州市“一城三区、一区多园”产业发展规划》(荆发改开发147号)的通知,要求江陵沿江产业园注重产业特色与区位交通、相对位置的匹配性,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发展循环经济和关联产业的相邻集聚问题,确保各种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注意园区主导风向对居民点的影响江陵沿江产业园(文件称:江陵县循环经济与节能环保产业园)以资源循环利用、轻工机电、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2.产业园控规编制情况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为抢抓国家创新资源流动融合的机遇,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要求,顺应湖北省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形势,契合荆州市“一城三区、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总体部署,沿江产业园管委会启动了《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委托我公司(湖北荆州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两次规划调整情况a.两次规划类型不同原湖北省环保厅出具审查意见的规划为沿江产业园总体规划,而本次评价主体为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b.规划产业类型调整上轮规划对园区的产业定位为能源石化、冶金机电、食品加工、建材、轻工产业,物流仓储产业本轮规划产业定位为精细化工、轻工机电、冶金、食品加工和港口物流c.排水专项规划调整上轮规划在排水上提出园区建设两座污水处理厂,分区收集处理沿江产业园区生产生活污水,其中园区荆监一级公路西侧污水规模为8.5万吨/日,排至设在规划区内招商大道与鹤庆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污水处理厂,占地约5.5公顷园区荆监一级公路东侧污水厂规模为1.5万吨/日,排至设在规划区内工业大道与浦江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污水处理厂,占地约1.5公顷本次规划对现有的滨江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升级,园区废水统一经过滨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江d.土地利用性质调整由于两轮规划对于产业类型和布局存在调整,在园区用地性质上,两轮规划存在一定差异,如上轮规划中没有设定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和三类工业用地面积分别为698.7ha、447.73ha,本次规划工业用地类型分为二类和三类,规划面积分别为749.58ha和465.03ha表1. 江陵沿江产业园规划变化情况一览表内容总体规划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规划层级上轮规划为园区总体规划,但规划内容已经比较详细,基本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规划环评也按照同等深度予以评价本次规划方案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位置及范围江陵县主城区西北面,规划范围北至新民大道,南至长江北岸和富民大道、西至荆岳铁路线、东至浦江路,规划用地面积23.31km2规划位置和范围不变产业定位以能源石化、冶金机电、食品加工、建材、轻工产业,物流仓储产业主精细化工、轻工机电、冶金、食品加工和港口物流工业用地类型和规模没有设定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和三类工业用地面积分别为698.7ha、447.73ha,占建设用地49.72%工业用地类型分为二类和三类,规划面积分别为749.58ha和465.03ha,占建设用地54.9%绿地类型和规模绿地总面积为344.39ha,占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4.93%,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8.78ha,防护绿地面积为335.61ha绿地面积共计346.11ha,占建设用地15.64%,绿地类型为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其规划面积分别为16.67ha、328ha排水规划园区建设两座污水处理厂,分区收集处理沿江产业园区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受纳水体分别为长江江陵段和西干渠江陵段规划对目前已经建设的滨江污水处理厂实施扩容升级,园区废水统一经滨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江(2)本次规划必要性a.原沿江产业园总体规划经江陵县政府批复后,后续建设逐步启动,园区内道路、绿化、给排水等相关基础设施先后建设,但沿江产业园目前尚无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区内建设项目实施统一规划管理,无法起到规划对建设的约束作用b.随着长江大保护、荆州市一城三区,一区多园的产业结构逐步明确,江陵县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相关工作开展,对入驻企业和园区入驻门槛有了进一步要求,需要结合上述内容对园区企业进行梳理c.随着省人民政府对长江沿江化工企业布局优化调整,特别是湖北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省级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实施工作的通知》(鄂发改开发261号)对沿江园区布局上提出的明确要求,需要对上轮总体规划中不尽相符的内容予以调整d.在上轮规划实施后,江陵县政府在本园区旁设置了“江陵煤电煤化产业园”,以承接蒙华铁路煤炭输运路口电站(华电)和煤化工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位于江陵县城区的江陵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削弱,加上其距离城区其他非工业组团距离较近,随着江陵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同环境功能区之间的不利环境影响逐步凸显,环境风险引起重视,故本轮规划修编还兼顾着对江陵经济开发区内搬迁企业的承接和三个邻近园区之间产业优化调控的职能e.鉴于上轮规划环评开展时间已满五年,有必要利用本次规划编制契机对园区上轮总体规划环评落实情况予以回顾,结合现行环境保护要求对园区发展提出进一步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规划调整建议3.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1)规划时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18~2030年 (2)规划范围:北至新民大道、南至长江北岸和富民大道、西至荆岳铁路线、东至浦江路,规划总面积2331.21ha(3)规划目标:依据《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总体规划()》确定的以港区城联动发展为空间特色,以集群化发展为产业特色,以生态循环发展为环境特色的沿江生态产业园和荆州地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产业园的规划目标,在产业选择与布局、支撑保障体系等研究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实现产业集群化、环境园林化、人才群体化的现代化复合型滨江产业新区,充分展示滨江产业区“活力、低碳、创新”的示范形象,建设成为江陵县经济新的增长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提倡清洁生产,把工业园区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新型工业示范园区(4)规划定位:以北煤南运储运基地建设、荆州市“一区多园”战略实施为契机,依港口码头、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将该区域建设成集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与节能环保产业、港口物流、食品加工、市场交易于一体的生态型综合产业区(5)土地利用:用地类型包括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仓储物流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辅以适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采取集中成片布局生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同一类别工业、同一产业链的工业用地尽量紧临布置,加强厂际协作和污染的集中处理共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214.61ha,占产业园总用地面积的54.9%规划工业用地以二类工业和三类工业用地,其中二类工业用地749.58ha,三类工业用地465.03ha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346.11ha,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15.64%包括生产防护绿地、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和改善小气候和环境的公共绿地和广场物流仓储用地主要结合区域交通设施港口用地布置,规划物流仓储用地160.16ha规划区内物流仓储用地分三处布置,一处布置在沙公高速以西与铁路交汇处区域,规划为一类物流仓储用地,占地面积5.35ha;一处布置基地西侧,结合精细化工产业用地和港口用地规划为二类物流仓储用地,用地面积112.97ha;一处布置在铁牛路以东,金牛路以西,天银路以南,沿江大道以北区域,该区域规划为一类物流仓储用地,用地面积41.84ha(6)市政工程:给水工程按最高日供水规模为15.0万吨/日新建一座水厂新建水厂选在园区上游,规划占地约6.0ha(含厂区周围绿化防护带)园区远期规划给水用量(平均日)约为:4.66万吨/日,污水量按总用水量(平均日)的80%计,约3.73万吨/日本区域属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区,考虑地下水渗入量按污水量的10%计,总流量约为4.1万吨/日园区内楚江大道以东、工业大道以南污水进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其它进入沿江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同时接纳江陵煤电港化产业园污水约3.5万吨/日),根据污水量的预测,确定沿江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8.0万吨/日,沿江产业污水处理厂设在园区内招商大道与鹤庆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约10.2ha工业垃圾和特种垃圾采取“谁生产,谁清运”的原则,也可委托环卫部门有偿代运区内各个企业应当对其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及场所,安全分类存放;不能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置 (7)重点产业:港口物流、精细化工、轻工机电、资源循环利用、冶金和食品(8)规划协调性:本规划方案与江陵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相符,与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符,与江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具备协调性 (8)规划限制因素:本次规划方案目标在总体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措施,但后续环保专项规划中对应措施相对缺乏,对规划目标可达性支撑力不足本次规划方案园区面积与总体规划一致、考虑到目前园区大气环境和地表水环境质量不甚理想,特别是环境保护要求的趋紧,可能造成后续入驻企业担负较大环境治理压力江陵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熊河镇镇域总体规划对本次规划区域论述较少,支撑力度不够,应考虑编制江陵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园区规划范围内用地性质多为农用地、林地,应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及时开展用地性质的调整,针对具备生态功能的林地应采取相应的补偿规划范围内涉及沿江一公里布局,特别是造纸和化工企业需要按照目前长江大保护的相关要求予以搬转关停目前已经入驻的部分企业包括造纸、屠宰、服装等不属于本次规划园区的既定主导产业,应结合江陵县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予以调整目前入驻企业供热源多且分散,不利于区域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应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和集中供热设施现状内河水体水环境质量普遍不佳,影响园区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目标实现,应加快对园区内分散居民的搬迁安置,推进污水管敷设目前园区固废综合利用率偏低,园区应尽快结合入驻企业构建循环产业链园区现状环境风险停留在企业层面,没有形成园区-组团-企业环境风险三级联动,园区应加快编制整体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风险措施园区绿地系统、特别是生态廊道建设明显滞后,可能造成规划实施近期园区生态功能下降少数企业入驻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结合本评价提出的准入条件及时补办环评园区现状入驻企业水耗高、水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应按照规划目标要求开展节水、回用水、循环水利用措施园区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荆州市调剂指标已经用完,现状部分企业占地面积过大,土地利用率不高,影响园区发展江陵县集中供热规划在规划近期主要覆盖精细化工产业园、县燃气专项规划在近期覆盖楚江大道两侧区域,而沿江产业园区中部,如集中安置小区在规划实施近期能源供给可能不足3.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湖北江陵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湖北荆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公司接受评价任务后,立即组成项目组,多次组织现场查勘,深入工业园进行调查并进行了站公示、公众参与问卷发放、专家咨询等,了解工业园内、外公众对本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在环评工作期间,项目组成员对工业园建设规划进行了详细研究,对于规划中需要调整或者与其他规划不一致的部分,已反馈给开发区管委会和规划编制单位 4.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4.1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区内各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均满足G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TJ《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或GB/T《室内空间质量标准》区域水体中长江该江段在监测期间出现总磷和总氮超标迹象,其他内河水体总磷、总氮、COD和BOD单因子指数较高,部分水体总磷和总氮出现超标通过与监测单位沟通,在其地表水采样前一天遇到当地降雨,由区域水系分布和功能可知,西西干渠、老观中渠等河渠补水来源为上游来水和雨水汇入,在监测前夕出现降雨将对水体中的污染物造成稀释,出现水质改善假象从交通噪声监测可知,由于车流量有限,目前沿江大道交通噪声在路肩即可达标;在区域噪声方面,监测结果表明园区昼间噪声在45.9~52.8dB(A),夜间在42.1~45.7dB(A),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从噪声值分布情况上看,位于入驻企业附近的监测点位明显高于其他点位,说明入驻企业对区域噪声影响存在一定贡献,但总体影响仍然控制在标准限值范围内第一、二、三、五号点位的砷超标,第一、三、四号点位的总硬度超标,其他因子均满足GB/T《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质标准要求从区域地下水质变化趋势上看沿江的轻工机电组团出现砷和硫酸盐超标、精细化工产业组团砷浓度有较大幅度增加,已经出现超标迹象;本次监测的1#点位位于规划的集中安置小区、该区域出现了重金属砷超标;5#点位位于规划的资源循环产业组团,该点位也出现了砷超标的情况沿江产业园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风险从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上看,区域土壤基本维持在本底值的状态,收到外在开发建设影响较小4.2区域环境问题 (1)大气方面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呈现逐步好转的趋势,各项监测因子浓度均不同程度下降,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在具体污染物上PM10和PM2.5虽然年均值也在下降,但浓度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仍然处于高位,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相对突出,同时每年夏末至秋季随着气温的升高,O3浓度较高,在十一月出现峰值所以本评价认为区域大气环境应重点关注PM10和PM2.5浓度变化,同时考虑到臭氧对环境空气每年阶段性影响,在相关时间内应重视臭氧及其相关污染因子的变化从本次检测数据上看,占标率较大的为PM10、PM2.5、TSP和二氧化氮日均值,说明在颗粒物方面,各种粒径范围颗粒物排放均可能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区域氮氧化物占标率高,但二氧化硫较低与沿江产业园区实施燃煤锅炉替代,燃气使用天然气存在一定关系(2)地表水方面本次评价将区域地表水环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长江,从近几年的水质监测上看,长江该江段水质状况较好,基本能够维持在Ⅲ类水质标准长江也是本次规划园区的受纳水体,园区大部分废水经过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汇入长江,从本次对长江排污口处监测数据可知,排污口对长江的水质在一定范围内会造成影响,影响最为突出的因子为TN和TP说明长江该断面对上述两项因子较为敏感,园区废水排放应突出限制TN和TP排放在内河水质方面,通过对2017至2018年上半年区域内河水体水质分析,区域各内河水体水质受上游来水情况影响较大,一旦上游来水水质较差,以西干渠为代表的内河水体水质明显恶化(3)噪声方面由于目前沿江产业园区主干道均已形成,本次评价对沿江大道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由于车流量的影响,沿江大道交通噪声在路肩区域即可达标,说明目前园区声环境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小在区域噪声方面进行了格点监测,通过监测数据表明,格点噪声值均控制在声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范围内,从噪声值分布情况上看,位于入驻企业附近的监测点位明显高于其他点位,说明入驻企业对区域噪声影响存在一定贡献,但总体影响(包括规划的集中安置小区)仍然控制在标准限值范围内(4)地下水方面在园区设立之初,即总体规划环评开展地下水监测期,从监测数据可知本次规划的沿江的轻工机电组团出现砷和硫酸盐超标,其他点位均满足地下水III类水质标准要求在园区发展过程中本次评价收集到了本次规划的精细化工组团、冶金组团规划区域的地下水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表明冶金组团氨氮超标外,其他因子均满足地下水III类水质标准要求在本次地下水监测中,第一、二、三、五号点位的砷超标,第一、三、四号点位的总硬度超标,其他因子均满足GB/T《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质标准要求沿江的轻工机电组团砷和硫酸盐仍然超标,精细化工产业组团砷浓度有较大幅度增加,已经出现超标迹象;位于规划安置小区监测点位和位于本次规划的资源循环产业组团均出现重金属砷超标单从砷监测浓度上看,本次检测出现砷超标点位的砷的浓度除精细化工组团外其他组团均已经超过本底值浓度,说明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至少一个组团地下水受到砷影响,从区域地下水的径补和流向上分析,这一受影响区域可能位于沿江的轻工机电组团,且污染羽已经呈现在园区扩散的迹象(5)土壤方面通过历史上对土壤的监测和本次检测数据可知,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符合GB建设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风险可忽略本次检测中将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点位重合,即考虑地下水和土壤在污染物转移上的联通效应,说明地下水中砷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水平方向上(6)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目标分为现状敏感目标和规划敏感目标两个方面基于现状区域大气环境虽然呈现明显好转趋势,但仍然不能满足二类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首要污染因子为颗粒物,即园区内及周边现状敏感点(主要指居民区)大气颗粒物影响最大园区内河水体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持续达标,但目前区域水改工作已经完成,园区主要利用长江作为水源地鉴于现状居民分散于园区内各处,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工业、居民混杂局面,虽然从区域噪声上看各格点位噪声均达到,但不能排除临近工业企业居民受瞬时噪声超标的影响由于沿江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已经实施多年,区内农业种植养殖源基本消除,即园区内农业种植物不会因地下水重金属超标而将影响带入食物链,但基于地下水污染羽扩散态势,园区外及基本农田可能受其影响 5规划调整建议 5.1规划目标及总体发展规模调整建议(1)鉴于目前江陵县土地利用指标有限,本园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占江陵县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比例较大,不能支撑园区规划带来的土地利用性质调整,应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建议尽早开展针对土地利用年度指标的调整工作(2)尽早启动实施园区内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燃气等,保障拟入驻企业落地生产(3)鉴于规划方案中对部分环境要素目标指标缺失,不利于园区打造绿色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议需加强对入区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审批入区企业时,将待入区企业的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的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分析、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用水量、风险管控机制、企业自身环境管理目标与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情况等进行重点审查在引进项目时应充分论证,将循环经济、中水回用、低能耗、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理念纳入到工业园入区企业和待入区企业的环境管理目标中(4)园区必须针对限制性因素,鼓励已入区及拟入区企业采用更高科技含量的节水技术,大力推行中水回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后期工程及配套管设施建设,排污口扩容报告论证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必要时在工业园内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工业区须保证污水的收集和各企业处理系统的实施和完善;现状不适宜引进高耗水及水污染物产生量大的项目5.2规划布局调整建议从现状入驻企业典型防护距离设置来看,精细化工的防护距离在100~200米左右,轻工机电组团一般在50~100米左右,对于港区作业区防护距离较大的情况,结合园区规划布局上看,其防护距离范围内没有规划集中居民区经计算,上述无组织排放源排放均未出现超标点,按照HJ/T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要求,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但计算出各组团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米,本次环评认为,由于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数量有限,未利用工业用地面积较大,为防止无组织源在组团边界地区布局造成其他功能区的不利影响,应考虑对受保护功能区与各工业组团之间设置至少50米的防护距离若入驻项目环评提出的防护距离大于本规划环评提出的防护距离,以项目环评提出的防护距离为准该防护距离的提出可以结合园区绿地系统予以布局,也可利用园区天然蓝线予以控制5.3规划环境保护调整建议(1)工业园内生态功能较为重要的区域主要是规划的蓝线和绿线区,即工业园区内的绿地和河渠所在区域,本次评价将上述区域作为工业园区内部生态重点保护区严禁占用园区绿线、蓝线工程和行为、严禁任意改变用途(2)给水系统及管建设建议:根据用水预测,随着园区逐步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加按照规划供水较为充裕,但秉着清洁生产原则,考虑到后期中水回用工程建设,规划给水系统时应预埋中水回用管系统或预留管沟(3)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建议:目前江陵沿江产业园管建设滞后,园区只有部分市政道路下铺设排水管,未严格按雨污分流制设计,造成雨污管混乱、雨污河流,污水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内现状零散分布的居民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园区内的水体为此建议应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的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来进行,应先行于工业园发展近期必须加快服务配套组团(居住片区)生活污水管的建设,并与污水干管无缝对接;必须加快园区其他组团区域截污管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将工业企业预处理后的废水统一收集经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入长江(4)尽快实施中水回用再生水厂建设建议:结合沿江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情况,适时加快配套再生水厂的建设,实施尾水深度处理,满足中水回用要求,鼓励园内企业不断增加中水回用比例,降低新鲜水用量和污水产排量(5)园区排污口扩容及污水厂扩建建议:目前沿江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仅为1万m3/d,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为2.5万m3/d,远期规模为8万m3/d,园区排污口需适时开展扩容论证报告并获得相应批复,同时污水处理厂应根据园区发展收集的废水适时进行扩建,以满足园区排水需求(6)内河水体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建议:园区内及其附近的内河水体总氮等多个指标存在超标现象,这说明园区各河渠急需进行综合整治,取缔非法排污口(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废水排放及生活污水排放),加强沿河渠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倡导绿色农业,减缓河渠范围内面源污染,必要时实现生态清淤、生态补水等治理措施,不断改善水质,提升环境容量,使规划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应对园区提出用水和排水的控制上限,废水排放污染物浓度控制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上限(7)大气环境方面:基于园区目前所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入驻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提出使用清洁能源的要求,控制供热能源消耗的指标;积极协调天然气供应企业,尽快落实园区内燃气管、调压站和调压箱的建设工作;基于江陵县集中供热专项规划,在实施后对区域供热设施可进行逐步淘汰,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8)垃圾集运设施建设建议:当前沿江产业园生活垃圾转运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无法满足园区内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需求要完善园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主要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企业须自行建设工业废物临时堆场,存在危险废物的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建设堆存设施(9)工业园各工业企业应完善并落实风险应急预案,尤其对于化工企业应加强生产区域、原辅材料堆存区域、危险废物临时存储场地等防渗措施,避免污染地表水、土壤及地下水(10)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方面:鉴于入驻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提出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的要求,对实施一段时间后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提出了生态修复的要求,以保障土壤环境质量(11)清洁生产方面:利用清洁生产对应指标作为园区入驻企业环保入驻的门槛,对重点企业提出强制性清洁生产和中、高费方案落实比例要求(12)风险防控方面:结合园区最大可信事故、按照不同情景,提出园区发生废水事故排放是具体应对措施和废水走向要求;对发生化学品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提出安全距离措施,并要求入驻企业-工业园-江陵县形成三级风险防控联动机制5.4管理调整建议(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对入驻工业园企业执行工程排污总量控制,确保工业园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2)禁止燃煤锅炉及散装生物质锅炉建设,建议使用清洁能源,入驻工业园企业在入区前提出管理要求(3)建立一支高效运作的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强化环境管理与监督是确保工业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开发区在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等各个阶段均应予以高度重视(4)规划实施过程中,应贯彻“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强化清洁生产与绿色管理5.5其它调整建议(1)严格执行地块规划设计条件规定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经济技术指标;(2)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每五年应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在规划修编或重大调整变化时,应重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时应结合产业布局及入园条件,进一步明确入园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要求(3)规划缺乏有利于贯彻节能减排目标的安排,应增加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等内容框架6.总体评价结论 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交通便利,人力资源充足,区位优势明显,选址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基本合理建设规划实施后,可以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供气及排水设施,完善交通与绿化,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城镇结构和功能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规划的实施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废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不利影响,污水排放加重周边水体负荷,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区域产生影响等对规划及布局进行适时调整,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跟踪评价和跟踪监测,适时地采取改进措施,使规划实施的不利环境影响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或避免 综上所述,在切实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对本环评中的规划布局以及产业规划、规模进行调整后,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工业园在选定的地址上进行开发建设是可行的 二、公众咨询途径和期限 公众可通过下述址查阅本规划环评公众参与信息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 荆州环保: 期限:自公布之日起10天内 三、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湖北江陵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联 系 人:孙主任联系:.环评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湖北荆州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子邮件:@ 联 系 人:黄焱
宝宝经常流鼻血
宝宝感冒咳嗽吃什么药
宝宝反复高烧怎么办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的原因如何开微信小程序
孩子发烧可以吃优卡丹吗

-
阿拉斯加犬患上皮肤病应如何医治求解答位置
阿拉斯加犬得皮肤病了 求救 应如何 医治它?简简悠儿:阿拉斯加犬是不是就只有这里一块儿呀~看上去局部的有皮屑、掉毛,皮肤还发红~ 应该属于真菌...[详细]
2022-06-03
-
阿拉斯加犬患上感冒咳嗽干呕有方法医治吗位置
50天的小狗,到家一星期了,前天开始有感冒症状,咳嗽,干呕,有呼吸急促现象,大便正常,但是食欲差,昨天白天没吃东西,晚上吃了点,今天到现...[详细]
2022-06-03
-
阿拉斯加犬总是自己的便便是缺少微量元素吗位置
阿拉斯加犬老吃便便都说补微量元素,什么牌子比较好,2个多月大一路创想:卖狗微量元素缺乏,卫仕的吧。其实都还好了,相对大一点的品牌肯定更好...[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犬动不动就吐是怎么了位置
六、七个月的阿富汗猎犬三天两头就会呕吐,是怎么回事江南枫:观察阿富汗猎犬有没有其他异常的情况,如:鼻颈干燥、皮温不整、眼睛分泌物增多、...[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犬CKU认证犬舍自繁自销请您放心位置
承诺:▊6年诚信经营▊口碑第一 品质第一▊包健康90天 ▊拒绝星期狗▊下单送用品狗粮▊扫一扫添加:1,品质保证,保证绝对纯种,狗都是自己繁殖的.品质...[详细]
2022-06-03
-
异国短毛猫长多大能繁殖异国短毛猫的繁殖注位置
异国短毛猫长多大能繁殖?异国短毛猫的繁殖注意事项异国短毛猫长多大能繁殖?异国短毛猫的繁殖注意事项异国短毛猫长多大能繁殖?在自然条件下,...[详细]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