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环保项目

藩国悲剧中呈现的美感体验

时间:2020-07-20 07:52:55 来源:黄石环保厂家 浏览量:6

生活中的苦难本身是悲哀的,但在艺术作品中经过典型化、理想化,以美的艺术形式达到对苦难与不幸内容的征服,会使这悲哀转化为审美愉悦,让读者体会到悲愁之声远比平和之音、欢愉之辞要“妙”许多。黑格尔指出:“在一个深刻的灵魂里痛苦总不失为美。”现实与人生总存在悲剧的因素。满都麦小说是以悲剧为主基调的,他以诗意的笔触为我们精心勾勒了丰盈的草原、神奇的骏马、淳朴的人情、深邃的历史以及蒙古族灿烂的文化,但在这纯情礼赞的背后,更多的是对生命苦难的一种重塑和思考,如中篇小说《三重祈祷》在完成基本叙事文本的同时,直指蒙古族文化的精神之巅,信仰作为人的最神圣的精神寄托被打上了问号,神性的崇拜遭到现实的践踏后何去何从,文本的最后似乎以象征手法作了终结,在苦难中主人公依然执着于自己的信念,而这种信念既非苍天之父——圣祖,也非万民之神——佛爷,而是人性的本源——爱,当这种“爱”历经沧桑最终蜕变为坚硬的巨石,威武雄壮的白马在石头边旋绕嘶鸣的时候,苦难已超越了现实的羁绊,化作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直刺读者的心脉,而读者就在这“审悲”体验中获得了“美”的震撼。本文就以《三重祈祷》为例,对“悲剧美感”的形成作一探讨。

《三重祈祷》采取了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写作手法。小说一开始,作者以诗意的景色描写作为情节展开的铺垫。“希利图杭盖草原真是一个富饶美丽辽阔的草原,布谷河滋养、装点着她,翻着粼粼细浪,发着潺潺水声,碎颠着步子,蜿蜒流向远方。”在优美的景色陪衬下,拼贴画般闪现出了主人公苏尼特梦境中一个男人的笑脸——是丈夫阿拜、情人嘛麦,还是儿子乌力吉斯荣?这三个男人虽然按照自己不同的方向和轨迹从她的生活中退出,但能够支撑苏尼特生命的却依然是这梦境中的三个男人。于是,整篇小说都是在间断地抑或是不断地回环反复地再现着历史的情境,以一个蒙古女性灵魂深处的悲切与思念的情愫作为作品的主体基调。她的结发之夫阿拜是她在一次匪战中收留下来的,她把自己的终生许给了这个绿林好汉,而她对嘛麦的献身又是心甘情愿的,她更是由衷地感恩于他对老额吉的救命之恩。那么,嘛麦是法力无边的佛爷,阿拜是圣祖黄金家族的后裔,作为一个民族光辉与伟大的圣祖成吉思汗与播洒福祉的佛爷不可回避地浸染了这个蒙古女人的精神操持,而命运是残酷的,一个事实重重地压在她的苦痛的伤口,伟大憨实的阿拜竟然死于慈悲但妒忌的嘛麦之手,但尤其使她不能接受的是这两个人都是她先天的信仰和一生的挚爱。于是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应该站在圣祖一方还是佛爷一方,怀疑谁,相信谁,苦难呀!”伴随着生活的苦难她的灵魂也在深受着煎熬,在佛爷和圣祖的冲突中她无从抉择。

《三重祈祷》文本中以主人公地口吻在冷静地叙述着疾病、死亡、土匪、奸淫,而主人公在遭受苦难之后的淡定和从容,却给读者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充满诗意的草原就此也染上了唯美的色彩,特别是小说末尾具有浪漫主义的三块化石,让我们分明看到了苦难的苏尼特老人最终以一生的信念向着苍天之父——圣祖、万民之神——佛爷讨回了公道。她的儿子,乌力吉斯荣终于站在她的亡灵之前宽慰她苦难极致的灵魂了。悲情小说的艺术魅力可能正在于此,它以苦难作为现实的形象形态,在凄怆哀伤的氛围中让读者获得“从痛苦中走向欢乐”的审美体验。那么,在写作实践中,怎样获得这种“悲剧美感”的阅读效应呢?

一、确定描写对象的价值性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即生活中的悲伤给人带来审美的艺术感受的前提条件是: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并不是任何人物的任何不幸都能构成悲剧,都能唤起人们的悲哀、同情,正如英国学者罗斯金说过:“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所失去的爱情,但是一个守财奴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悲剧主人公必须具备这样或那样的美好素质,作家审美的对象,必定是人们所最珍惜、所无限向往或者所孜孜以求的某种东西、理想或价值的被否定或被毁灭。当我们从这些对象的受难中看到价值受到践踏和蹂躏时,自然会油然生出怜悯、惋惜、同情和爱的“审悲”体验,相反,缺少价值的悲,即或是大悲巨惨,也不能使人产生怜悯感,不能使人产生审美快感。

在《三重祈祷》中,主人公苏尼特是美丽、勤劳、善良的蒙古女性代表。她以草原母亲的博大胸怀护佑着一方水土,护佑着她生命中的男人。她曾经是位美丽可爱的姑娘,“那墨染得辫子,明亮清澈的一双眼睛,光洁嫩白的脸盘……真正是说她绿渡母,绿渡母也没有她漂亮。”她对嘛麦的情爱可以说是报恩,更是对民族信仰的一种虔诚。童真少女相信了一个不守清规戒律的佛门弟子的谎话,认为“白渡母成佛之前,满足过一万个男人的 ,最后因为功德无量终于成了佛门弟子……”这个谎言竟成了她一生苦难的支撑,但最终的命运却使她产生了疑惑,“我的苦难为什么比脑袋上的头发还多?我不能像白渡母那样成佛,难道尽量行善积德还不行吗?佛爷也是对我另眼相看,圣祖也是对我倍加责难……最后连鬼魂也把我骂个狗血喷头……儿子要是知道了这一切,还不嫌弃我吗?”[4]她的信仰在现实面前被无情地摧毁了。为了强化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效果,作者有意让苏尼特的信仰坍塌,因为信仰是一个人的生存支柱,比生命本体的毁灭更可怕,这样更会唤起我们的同情,扼腕叹息、流泪。但文本的最后作者笔锋一转,让苏尼特老人战胜了灵魂的迷茫而更加虔诚地祈祷,这或许是作者的一种信念,无论圣祖还是佛爷都是植根于蒙古文化的,都是建构起这个民族精神脊梁的不朽筋骨。所以苏尼特的虔诚最终化成历史的沉淀,“河南岸的那块石头活像一位跪着祈祷的老妪。”

二、通过距离实现对苦难的美化

美国著名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说过:“世间无论多么可怕的境遇,都没有不能暂时放开怀抱在审美观照中求得慰藉的。这样,悲哀本身就变成并非全然是痛苦了;我们的回味给它添上一种甜美。最悲惨的情景在审美中也可以失其苦味。”[5]现实生活中,一个满心考虑利害的人,在不幸与苦难面前,要解脱自己是不可能的。而一种苦难如若被人置身事外加以审视,被人超越功利予以观照,就意味着作家与审“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接连攻占摩苏尔和提克里特等北部城市悲对象来开了一定的距离,要在将生活之悲化艺术之美时,自己的心理距离做恰当的调整。这样的“审悲”,也就是把人生中的不幸与不快通过艺术这枝弓箭,射到某种距离之外去看,这时候,哀伤的哭泣、痛苦的呻吟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意象,使人在瞬间离开现实的重压而升腾于幻境,正如朱光潜先生说:“美得事物往往有一点‘遥远’,这是它的特点之一。”因而,描写悲剧,往往事过境迁之后,修复了心中的伤痛,才告别现实世界,转而艺术世界,把过去作为审美和反思的对象,从写作技巧考虑,可以采取倒叙、插叙、追忆的方法去客观、冷静地描写苦难。

《三重祈祷》的写作模式就是通过梦幻般的回忆,平静舒缓的行文,流淌出一个久远的、已淡漠了的故樊明认为事。小说采取时间倒置手法,以一个历经世事的老妪的口吻讲述曾经的离乱,不断再现的历史情境构筑了作品的整体情节,而这些情节往往是片段的、零散的,时而是梦境的插入,时而是现实的记叙,时而又是对往事的镜头闪回,贯穿其间的始终是对于逝者的爱的悼念,对于生者回归的绵绵企盼之情。纵观全篇,在对苦难的追忆中作者始终把辽阔的草原作为情节展开的原背景,如小说开头对于希利图杭盖草原美丽景色的描绘,嘛麦的远行,阿拜的出现,甚至于苏尼特灵魂深处嘛麦和阿拜的殴打都没有离开温情的草原。草原是广博而仁慈的,主人公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中才会有包容一切苦难的决心与气度。反过来说,主人公的悲剧故事也正是在草原温情脉脉的观照中才得以消解,读者才会获得“以悲为美”的深层次艺术体验。

三、以艺术形式完成对苦难的征服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过:“悲剧所表现的可怕事件被艺术的力量征服和改变,我们也许会为表现的真实而难过,但传达这种真实的媒介却使我们感到快乐。在一切伟大的艺术作品里,内容和形式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悲剧中感到快乐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不会脱离其表现形式来孤立地看待痛苦和灾难。只有在内容和形式没有融合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的非艺术品中,我们才会脱离形式而注意内容,悲惨事件的痛苦性质也才更容易对我们直接发生影响。”

《三重祈祷》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苏尼特的悲剧命运是在她企盼儿子回归的等待中徐徐拉开序幕。对于额吉的疾病、嘛麦的奸淫、土匪的 、战争的血腥等促成她悲剧命运的关键情节作者并没有刻意地放大描绘,只是通过主人公的内视角在冷静诉说。这是压抑性的反常处理:淡化甚至漠视。

另外,小说以抒情的笔调冲淡了故事情节的紧凑性,而关于白马的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诗意,“太阳好像从山麓下升起来的,一头酷似狍子的动物,后面拖着一缕细尘,飞也似地向这边跑来。跑近才看清,不是狍子,是一匹马。它发出马驹那般好听的嘶鸣,铁蹄下面迸射着火星,箭一样向这边驰来,这是一匹白马。”白马是作者营造的中心意象。草原的汉子离不开骏马,是阿拜的,抑或是儿子的?苏尼特遥望骏马,若有所思。“已经不知多少次了,阿拜那匹神仙一样崇拜的白马,就是在那个方向出现的,仿佛正好被那边上升的太阳推动着,嘶鸣着向这座破毡包飞驰而来,绕着它转了一圈,扬长而去。那匹骏马咋想也是阿拜的灵魂变成的精灵。”[8]白马这一意象在作品中多次呈现,小说的最后也是以白马的嘶鸣作为故事的终结。由此可见,白马在作品中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诗意的点缀,它是情节构筑的线索,也是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见证者。“祈祷”是整篇小说的核心,即使上苍也无法理解的主人公的虔诚却和白马产生了共鸣。这也许是作者民族情绪的寄托,一个伟大的民族历经劫难,但和它不离不弃的始终是这草原上的精灵。

总之,小说的悲剧故事完全可能被诗意的形式所征服,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写作中内容和形式关系的重新思考。现实生活总存在着困惑,存在着苦难,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息于大地。”艺术作品就是以诗意的形式完成对现实苦难的改造和升华。满都麦无疑是这样做的,《三重祈祷》浪漫主义的结局确实为老妪苦难的一生涂抹了神圣的色彩,让读者为之叹惋,更被之折服。

共 402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生活中的悲情故事,经过作家的精心构思、艺术加工,让读者欣赏到一种诗意的美感。作者从一篇小说中得到启发,展开了关于悲剧美感的解说,让读者体验一种奇异的审美境界。文章从小说的阅读中提炼出悲剧美感作品的三大基本要求,并且以小说为参照论证自己的观点,非常具有说服力,让读者不仅欣赏到小说的悲情之美,也因此思考关于悲情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文章条理清晰,言之有物,非常值得一读。优美深刻的文字,推荐大家共赏。【:琴声悠扬】【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8: 2:45 悲剧常常让人感到命运的无助,而作品中创作悲剧的美感,使我们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欣赏优美而具有说服力的作品。感谢支持作品赏析,期待更多精彩!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丁桂儿脐贴的作用
虫咬皮炎怎么护理
铁岭妇科医院哪家好
相关阅读
阿拉斯加犬患上犬瘟该如何医治位置

阿拉斯加犬好像患上犬瘟了,请问该如何医治粉花飞舞:1、血清一瓶; 2、头孢拉定一瓶+三毫升灭菌用水+(地塞米松一支)上午用药,下午不用; ...[详细]

2022-06-03
阿拉斯加犬患上急性肠炎呕吐不止如何是好位置

阿拉斯加犬患上急性肠炎,昨晚1点多的时候拉稀带鲜血,臭,还呕吐了一次,吐的是狗粮,带一点粉红的液体,怎样治疗它孤风月影:卖狗葡萄糖都是静...[详细]

2022-06-03
阿富汗猎犬呕吐拉肚子带血请医生帮忙看看位置

阿富汗猎犬上午拉了一次血便,两小团糊糊,下午一直拉粑粑,正常,晚上开始拉透明蛋清夹杂着类似蛋黄一样的粑粑,呕吐,拉肚子请医生帮忙看看。粉红小猪...[详细]

2022-06-03
阿富汗猎犬出现呕吐的四大原因位置

阿富汗猎犬出现呕吐的原因除了生理之外,还有就是肠胃出现了健康问题,生理性的呕吐阿富汗猎犬会立即吃掉,如果自家的阿富汗猎犬不是这种情况,...[详细]

2022-06-03
阻止高加索犬发情的危险方法有哪些位置

对于给高加索犬做绝育手术是主人们非常纠结的事情,因为一旦给高加索犬做了绝育的手术,那么今后高加索犬将不能够再生育,万一想再让它繁殖的话...[详细]

2022-06-03
异国短毛猫选购异国短毛猫的七点注意位置

异国短毛猫,选购异国短毛猫的七点注意发布时间: :毛毛 选购异国短毛猫的七点注意...[详细]

2022-06-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