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的起承转合作者罗辉醉月诗苑离开
时间:2020-06-03 23:59:37 来源:黄石环保厂家 浏览量:1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诗词格律与创作
作者:罗辉
京东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 )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84%的受访者认为奥朗德已经非常不受欢迎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 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极云间”。
2、 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吟》中“月到中心处”。
3、 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 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 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 如:杨万里《伤》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扬州”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洛阳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
第三句点题的如: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此诗起手突兀,用的是逆入法)
第四句点题的如:刘长卿《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还。
有的诗全篇不点题,然而句句又都切题。如牡牧《中。
二、关于诗的承。
古典诗歌不仅“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文本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应该是体察诗歌结构的不二法门。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由此可见“承”在诗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因绝句的内容大都是即景或即事发感,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
写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起句写下,承句写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叙事:叙事一般要交待、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起句交待了人物“故人”、地点“黄鹤楼”、承句接着交待了时间“三月”、事情“下扬州”。
也有叙述人的先后行为的。 如:僧志南:“古木荫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诗词格律与写作
作者:贺严,解文超
京东
三、关于诗的转: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不仅使诗歌在章线路2.6万公里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出作者的和诗歌的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古人所说的诗词之妙,“妙在衬跌”。
承,是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一般是从前一境界的写景或叙事,转入后一境界的抒情、议论或推理。若全篇平铺直叙,必然呆滞刻板,缺乏生动之气。所以说“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由叙事转议论。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写景转推理。”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由写景转抒情。
四、关于诗的合: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刘勰〈文心雕龙〉)”“神光所聚(刘熙载〈艺概〉)”的“诗眼”和“词眼”所在。
诗词的结句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结和暗结两种。一是直接抒情、言志、阐理。另一种是“以景语结情语”(张炎)。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阐发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从章法上讲,第三句为主。从内容上讲,第四句为主。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所以此句最当用力,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上。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在第四句表达出为政清廉,如冰清玉洁一般的自豪感。
起承转合是作诗的常格。也可打破常格,出奇制胜.这当由诗人根据内容需要而作选择。据刘熙哉《隋唐嘉语》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及喜曰‘名下固无虚士’”薛道衡此诗,格法变化迥异常规,是为活法。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亦属活法的成功范例。
吕居仁《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学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又不背于规矩也。”沈德潜《说诗语》中说:“诗贵性情,亦需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何处着得死法。”
广告
国学微课堂:诗词格律
作者:秋霞圃书院
京东
五.关于句式
为什么说第三句“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推舟矣。”从诸多古人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四句一般都是一义贯之,也就是一句话分作两句话来说。两句间的关系有单句式的,而更多的则是复句式的。
单句式中常见的是主谓关系:上句只说出主语(谁、什么),下句说出谓语(干什么、怎么样)。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复句式的有:
1、并列关系: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2、顺承关系: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如: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张祜《赠内人》
“举头望”。李白《静夜思》
3、 补说关系:下句对上句补充说明或归结。如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4、 选择关系:说出两种可能的情况,让人选择。如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5 . 递进关系: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如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山衢道中》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6、 转折关系:上句和下句的意思相反。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古调虽自,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听弹琴》
7. 条件关系:上句提出一种条件,下句是这一条件的结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
8. 假设关系:上句提出假设,下句说出结果。如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9、 问答关系:上句提问,下句作答。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10、因果关系:一句说原因,一句说结果,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11、目的关系:一句表示一种行为,一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如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复句式的意议关系,不仅见于绝句的三、四两句,还有见于绝句整个篇章的。整篇复句式的绝句,章紧意密,浑然一体。如: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问答关系。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不得到辽西。”是目的关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后面归结前面的补说关系。
整篇复句式不再一一列举,在此谈一下用流水对结尾的问题.
绝句结尾两句的转合法也适用于律诗的结尾,所以作诗不宜用对仗结尾。如果用对仗结尾,一般要用流水对,否则就有松散之嫌。流水对与转合法一样,也是两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
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杜甫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首诗的结尾,用的就是流水对。
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虽然两联都用对仗,但是不失章法的完美。
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同样是两联都用对仗,因结尾没用流水对,就显得松散。
杜甫的《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第一首松散,第二首结尾用流水对,就不松散. (注)
关于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则另当别论.
该诗起句突兀,章法独特.结尾虽然没用流水对,却也不觉松散,仍算得上一首完整的诗。因为这首诗从章法上分析,它是将转合两句前置了.从内容上分析,它不同一般的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或即事生感的诗那样先写景物后写情感,而是先发感慨,后补缘由.即先写情感,后写景物..如同先说出论点,再列举论据的论文写法一样.两联之间存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因而让人不觉松散.
从上述古人的话中,我们应认识并做到认真学法、依法,而又不守法、泥法。学而能化,规矩中有活脱,有创新。
慢性肝炎急性发作能治愈吗宝宝积食拉肚子
长春白癜风

- 上一篇:禁忌时代第410章有一道剑光飞出离开
- 下一篇:都市之无敌王者第248章李家离开
-
阿拉斯加犬患上皮肤病皮肤发红很痒应如何医位置
阿拉斯加犬得了皮肤病,皮肤发红,很痒应如何医治勇往直前:你去买妇炎洁给卖狗涂,很好的杀菌止痒,而且对阿拉斯加犬无毒如果是是螨虫的话,用...[详细]
2022-06-03
-
阿拉斯加犬患上犬瘟后咳嗽发烧如何医治位置
我家阿拉斯加犬患上犬瘟后从输液到现在已经是第五天了每天晚上我都熬夜陪着它,前四天都好好的,第五天晚上突然咳嗽很厉害还发烧 9.8,睡觉时呼吸...[详细]
2022-06-03
-
阿拉斯加犬总爱抓眼睛用什么方法治疗它位置
阿拉斯加犬爱抓眼睛,它的眼睛是难受吗?怎么治?小气鬼:阿拉斯加犬价格挠眼睛应该是眼睛痒或者疼痛,应该定期给阿拉斯加犬清洗眼睛,用专用的...[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犬口吐黄水总抽搐是什么情况位置
阿富汗猎犬吐黄水,倒地抽搐是什么情况半个月亮:首先我们要排除下是不是中毒的可能,家里有没有类似老鼠药的东西。估计你说的基本情况,也有可...[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犬为什么笨反映迟钝更可爱位置
阿富汗猎犬拉肚子,大便稀中带有水,饮食正常,怕冷,不爱运动,精神不好,怎么办肥肥雨燕:犬拉肚子的原因很多,突然改变饲料,吃多了,吃了不...[详细]
2022-06-03
-
阻止狗狗不良行为不让阿拉斯加犬吃便便的方位置
我家阿拉斯加犬真菌感染,掉毛,急求!花满楼:听你的描述阿拉斯加犬的真菌感染已经很严重了哟你还是先用双氧水给阿拉斯加犬清洗一下伤口,阿拉...[详细]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