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42号
时间:2019-08-11 12:05:24 来源:黄石环保厂家 浏览量:3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42号)
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16年12月27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部部长 陈吉宁2016年12月31日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 行)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各方第三章 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第四章 风险管控第五章 治理与修复第六章 监督管理第七章 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疑似污染地块,是指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过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活动的用地。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确认超过有关土壤环境标准的疑似污染地块,称为污染地块。本办法所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是指对疑似污染地块开展的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活动,以及对污染地块开展的土壤环境详细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及其效果评估等活动。第三条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已收回土地使用权的,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及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不具备本条第一款情形的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另行制定。放射性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不适用本办法。第四条环境保护部对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被调整为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派出分局的,由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所属派出分局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第五条环境保护部制定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方面的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第六条环境保护部组织建立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建设和应用污染地块信息系统。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规定,通过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填报并提交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信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污染地块信息系统,与同级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第七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行为。第八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对造成土壤污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第二章 各方第九条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并对上述活动的结果负责。第十条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相关。主体灭失或者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者双方约定的人承担相关。土地使用权终止的,由原土地使用权人对其使用该地块期间所造成的土壤污染承担相关。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制。第十一条受委托从事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专业机构,或者受委托从事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的第三方机构,应当遵守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对相关活动的调查报告、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受委托从事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的专业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委托合同的约定,对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的效果承担相应。受委托从事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的专业机构,在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活动中弄虚作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接受处罚外,还应当依法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者承担连带。第三章 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第十二条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规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并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实行动态更新。第十三条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地块,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应当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土壤环境初步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将调查报告主要内容通过其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地块基本信息、疑似污染地块是否为污染地块的明确结论等主要内容,并附具采样信息和检测报告。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土地使用权人提交的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同时向社会公开,并通报各污染地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对列入名录的污染地块,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确定该污染地块的风险等级。污染地块名录实行动态更新。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具有高风险的污染地块,优先开展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对列入污染地块名录的地块,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在接到书面通知后,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土壤环境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将调查报告主要内容通过其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地块基本信息,土壤污染物的分布状况及其范围,以及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污染的影响情况等主要内容,并附具采样信息和检测报告。第十七条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将评估报告主要内容通过其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包括地块基本信息、应当关注的污染物、主要暴露途径、风险水平、风险管控以及治理与修复建议等主要内容。第四章 风险管控第十八条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污染地块相关开发利用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管控。对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实施以防止污染扩散为目的的风险管控。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实施以安全利用为目的的风险管控。第十九条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风险管控方案,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同时抄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并将方案主要内容通过其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风险管控方案应当包括管控区域、目标、主要措施、环境监测计划以及应急措施等内容。第二十条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风险管控方案要求,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及时移除或者清理污染源;(二)采取污染隔离、阻断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三)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四)发现污染扩散的,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第二十一条因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污染地块周边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或者空气污染等突发环境事件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及时采取环境应急措施,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第二十二条对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由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配合有关部门提出划定管控区域的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设立标识、发布公告,并组织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第五章 治理与修复第二十三条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经风险评估确认需要治理与修复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开展治理与修复。第二十四条对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根据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并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在工程实施期间,将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其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工程方案应当包括治理与修复范围和目标、技术路线和工艺参数、二次污染防范措施等内容。第二十五条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期间,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其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地块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治理与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者处置,并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环境标准和要求。治理与修复工程原则上应当在原址进行;确需转运污染土壤的,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其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当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五个工作日向所在地和接收地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修复后的土壤再利用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治理与修复期间,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其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当设立公告牌和警示标识,公开工程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等。第二十六条治理与修复工程完工后,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编制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通过其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公开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应当包括治理与修复工程概况、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结果、评估结论及后续监测建议等内容。第二十七条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与修复,或者经治理与修复但未达到相关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选址涉及该污染地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建立和完善污染地块信息沟通机制,对污染地块的开发利用实行联动监管。污染地块经治理与修复,并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后,可以进入用地程序。第六章 监督管理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商业秘密。第三十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向被检查单位调查、了解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的有关情况;(二)进入被检查单位进行现场核查或者监测;(三)查阅、复制相关文件、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四)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交有关情况说明。第三十一条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将本年度本行政区域的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工作情况报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的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域的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工作情况报环境保护部。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受委托的专业机构在编制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方案、治理与修复方案过程中,或者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在编制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过程中,不负或者弄虚作假致使报告失实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该机构失信情况记入其环境信用记录,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第七章 附 则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关于我们 | 环保投诉 | 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相关链接 政府站 中国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 荆州市人民政府 湖北应急管理 中共荆州市委党校 新华 人民 荆楚文明 上湖北(荆楚) 荆州 相关环保机构 国家环保部 湖北省环保厅 武汉市环保局 宜昌市环保局 十堰市环保局 黄石市环保局 襄阳市环保局 孝感市环保局 随州市环保局 鄂州市环保局 神农架环保局 荆门市环保局 潜江市环保局 黄冈市环保局 咸宁市环保局 恩施州环保局 仙桃市环保局 天门市环保局 12369环保 环境标准 环保址大全 县市区环保局 开发区环保分局 荆州环保分局 沙市环保分局 监利县环保局 公安县环保局 江陵县环保局 松滋市环保局 洪湖市环保局 石首市环保局 便民服务 监督 荆州市环保局纪检监察室 : 邮政编码:434000 通讯地址:荆州市沙市区园林路51号 荆州市环保局纪检监察室 | 使用帮助 | 站计数 站计数统计: | 点击量排行 环评公众参与环保要闻市级工作986186县市动态965171 | 鄂ICP备号 荆州市环境保护局版 鄂公安备 号
云南生物谷产品有哪些种
小孩有眼屎是怎么回事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肠道敏感是什么原因
小孩胃火大地图舌吃什么药
孩子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小孩口臭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小儿便秘的饮食禁忌
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 上一篇:发改委明确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
- 下一篇:这意味着英国将损失3500个就业岗位
-
阿拉斯加犬患上皮肤病皮肤发红很痒应如何医位置
阿拉斯加犬得了皮肤病,皮肤发红,很痒应如何医治勇往直前:你去买妇炎洁给卖狗涂,很好的杀菌止痒,而且对阿拉斯加犬无毒如果是是螨虫的话,用...[详细]
2022-06-03
-
阿拉斯加犬患上犬瘟后咳嗽发烧如何医治位置
我家阿拉斯加犬患上犬瘟后从输液到现在已经是第五天了每天晚上我都熬夜陪着它,前四天都好好的,第五天晚上突然咳嗽很厉害还发烧 9.8,睡觉时呼吸...[详细]
2022-06-03
-
阿拉斯加犬总爱抓眼睛用什么方法治疗它位置
阿拉斯加犬爱抓眼睛,它的眼睛是难受吗?怎么治?小气鬼:阿拉斯加犬价格挠眼睛应该是眼睛痒或者疼痛,应该定期给阿拉斯加犬清洗眼睛,用专用的...[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犬口吐黄水总抽搐是什么情况位置
阿富汗猎犬吐黄水,倒地抽搐是什么情况半个月亮:首先我们要排除下是不是中毒的可能,家里有没有类似老鼠药的东西。估计你说的基本情况,也有可...[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犬为什么笨反映迟钝更可爱位置
阿富汗猎犬拉肚子,大便稀中带有水,饮食正常,怕冷,不爱运动,精神不好,怎么办肥肥雨燕:犬拉肚子的原因很多,突然改变饲料,吃多了,吃了不...[详细]
2022-06-03
-
阻止狗狗不良行为不让阿拉斯加犬吃便便的方位置
我家阿拉斯加犬真菌感染,掉毛,急求!花满楼:听你的描述阿拉斯加犬的真菌感染已经很严重了哟你还是先用双氧水给阿拉斯加犬清洗一下伤口,阿拉...[详细]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