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落户福建
时间:2020-01-11 13:16:18 来源:黄石环保厂家 浏览量:7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 福建探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对福建省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落户福建,既是肯定,更是重任。从顶层设计、重大行动到实施保障,如何构建重点突出、相互支撑、整体推进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体系?在保持环境质量高位运行的基础上,怎么创新环境治理?福建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力争通过精耕生态文明“试验田”,为全国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样板。 搭梁立柱,顶层设计贵在系统化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 这场变革对福建党政干部意味着什么?“加快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早前的这番话,表明了决策层对福建发展路径的清晰认识。“因环保带来的政绩风险日益加大,必须要树立绿色政绩观,否则有可能丢帽子”当地干部坦言。 自2014年起,福建取消了对列为限制开发区域的34个县(市)的GDP考核,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此次试水透露出重要信号:政绩考核不再“唯GDP论英雄”。当然,这还只是开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三板斧未完待续。 日前,福建省下发关于《2016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书考核指标》(以下简称《考核指标》)的通知,明确了党政环保“大考”各项指标和评分标准。 “与往年相比,今年党政环保大考把‘坚持绿色发展’作为首要,将地方党委政府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考核,并大幅提高权重,占比约52%。”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相关人士表示,绿色发展考核比例超过一半,目的就是督促党政一把手在决策过程中把环保装进脑中、放在心上,促使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各环节。 《考核指标》单位涉及发改委、经信委、林业厅等十几个部门,环保以外的职能部门负责考核的权重占比从往年的26%上升到53%。“这是环保‘一岗同责’的真正落实。”福建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保不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而是各职能部门的分内事。 制度创设贵在精准管用。《考核指标》没有一刀切,而是更加注重沿海和山区的区域差异性。比如,根据福建“河流众多、自成体系、独流入海”的特点,在生态效益指标上,加大三明、南平、龙岩等流域上游地区指标权重比例,有效保护上游源头水环境质量。而且,在水环境质量、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方面,上游地区的指标权重都要大于其他地市。同时,为了鼓励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考核指标》还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重大的体制机制创新,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的,给予奖励加分。 “党政同责”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使党政干部在决策上更科学、更合理、更具“环保性”,也为福建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最好保证。权力在哪里,生态环保的职责就延伸到哪。各地党政干部的环保神经不得不紧绷起来,全省越来越多地区在项目取舍上先看“生态脸色”,对新上的产业和项目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以南平市为例,尽管经济总量多年靠后,南平却坚守生态底线,近三年让100多个不符合绿色发展定位的项目吃了“闭门羹”。截至目前,关闭矿产开发企业110多家、小木材企业600多家,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 有舍有得,南平赢得了绿色发展空间。国际知名的光学玻璃生产商欧浦登,为全球最薄的0.7毫米液晶面板贴膜工艺,在全国各地寻找“最洁净的水”。当找到森林覆盖率达82.8%的顺昌县时,立即被吸引,欧浦登在南平投产后,产品合格率达97%,在全国4家基地中比例最高,三年累计进出口总值达6亿多美元。 好生态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2016年春节假期,南平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同比增长35.98%;旅游收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36.4%。绿色生态优势正成为发展胜势。2015年,南平GDP增幅由全省第8位上升到第4位,达到“十二五”以来最好水平。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能软,必须硬。7月28日,福建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龙岩启动了史上最严环保督察。除龙岩外,首批督察的设区市还有泉州、宁德。据督察组负责人介绍,福建率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福建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从今年起每两年左右将对全省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一轮环保督察。督察工作是在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以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组名义开展的,督察层级高,力度也大。 下大力气,动真格,不走过场,做到严督、细察、真改。督察结果将抄送省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作为被督察地方、部门领导班子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如果这次环保“大考”通不过,后果将会很严重,不仅要“丢面子”,还可能“丢帽子”。为政一方,就要造福一方。督察的目的就是让地方党委政府成为改善环境的主要力量和核心力量,真正做好“守山人”,看好“田”。 7月下旬,福建省政府召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上通报了市县污水垃圾存在的问题。从去年起,分析会每季度选择一项环境专题进行全省通报,省政府领导现场点评并提出整改要求,分解到各设区市政府研究处理,再由省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季度督查会议制度的创新之举,开启了全国先河,有力促进了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 夯实顶层设计,搭梁立柱,福建力求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系统化。 创新治理,落地基层不务虚 清清母亲河奔流不息,养育着一辈辈的闽人。福建12条大河水质常年为优,去年全省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版“水十条”,创新开展小流域整治。7月13日,省政府出台《福建省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年)》,提出用5年时间实现小流域水质大变化,全省小流域Ⅲ类以上水质达标率到90%以上。 为何要不遗余力治水? 坚守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让百姓喝上放心水,这就是答案。 将治水向治本、向源头、向纵深推进,福建敢为先。为有源头活水来,福建对流域实行考核全覆盖,实施交接断面水质双月考核制度;把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各行政区年度考核得分作为生态补偿资金分配依据;每年7月,对上半年连续三次考核得分排名在最后三名且水质下降的断面,由省环境保护厅约谈所在县、市(区)政府领导。 “在小流域整治中,各级党委、政府作为主体,每一项措施后面都明确时限和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基层明白怎么做、做什么,必须方向明确、职责分明、分工协作,建立起联防联治机制。省财政将设立小流域“以奖促治”专项资金,从2016年到2020年每年安排3亿~5亿元。 福建敢于先行先试,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农村地区的覆盖。比如流域整治,就是要抓住农村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问题导向,倒逼环境质量向好。在监测监管工作上,福建确定2018年实现小流域监测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拟新增监测断面550个,这意味着村前屋后小河水质的好坏,都能用数据说话。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着手建设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形成纵向连接县-市-省-国家,横向覆盖生态监测各相关部门的监测大数据络。在格化监管方面,将建立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环保格监管体系,努力解决环保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环境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实现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 此外,一揽子创新措施稳妥推进,不折不扣落地。早在2003年,福建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2015年,省政府又研究通过了《福建省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开创性地实行因素分配和考核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与地方财力、保护、受益程度等挂钩的重点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有效调节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受益者的利益分配关系,促进流域资金的有效整合,为生态环境整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创新开展红线管控制度。福建坚持保护优先,将接近48%的国土面积纳入红线范围进行保护,实施最严格的红线分级管控。 约束与激励并举,地方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跃跃欲试。厦门市率先探索,对症下药,在“生态优先、底线思维”引导下,从龙头做起,实施“多规合一”,厦门城市建设用地压缩了8.3%,全市近六成面积被纳入生态控制区。 泉州通过“赛水质”,发挥资金、项目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从鼓励和倒逼两个方面入手,吸引各县区投入资金3.32亿元,共同参与小流域治理。 福州闽侯县生猪养殖污染突出,在推动畜禽养殖整治中,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工作状,各乡镇(街道)与包村领导、包村工作队签订工作书,层层传导压力。组成督查组,对乡镇(街道)的拆除进度、落实、资金投入进行跟踪督查,对整治进展慢、未完成任务的以及禁养区出现新建养殖项目的乡镇及相关人,给予通报、问责。 同时,为调动养殖户积极性,闽侯在坚持必须拆除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养殖户转产转业等具体困难,对限期内拆除猪栏的养殖户予以适当资金补助,并建立转产转业机制,引导群众结合地域特色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三明市大田县整合水利、国土、环保、林业、安监等部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行政处罚权,成立了全省首家生态综合执法局,乡镇配套组建生态综合执法分局,并在年底评选“十佳”和“十差”河长,奖优罚劣。 福建用事实说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能虚,必须实。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坚实的基层实践。 善用市场,对症下药谋“双赢” 如何从“理念”“政策”层面,深入到“具体操作”层面?这是福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始终探索的命题。福建发挥市场力量,充分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作为国内较早试点排污权交易的省份之一,福建排污权交易近两年来已是“绩优股”。 据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福建,需要增加排污的产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购买排污权企业所在地区的排污总量不能超过当地的排放控制目标,企业购买的“排污权”不得突破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只有满足这三点,环保部门才会批复购买权,否则,企业就是再有钱,也买不到“排污权”。在制造业发达的晋江市,“排污权”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在企业眼里,“环保”不再只是政府关心的名词,而是成为与大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 “市场化运作,得到环境保护部的肯定。截至8月15日,排污权交易总成交金额达3.08亿元,二级市场成交数占比达93%。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并没有缺位,始终服务市场,及时封堵一些违法行为,所以福建的排污权交易工作才能良性发展。”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4年底,福建先行在造纸、水泥等8个行业进行试点,今年,所有工业排污企业将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排污权交易促进企业从“要我减排”向“我要减排”转变,促进行业自律,成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外,福建还大力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继续在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及开发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和政府购买环境治理服务等领域开展试点。 日前,省环境保护厅、省发改委、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联合下发《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从明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分级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对环保诚信企业将采取激励性措施,环保不良企业将在贷款、评优、资金补助等方面处处碰壁。福建持续推动绿色信贷,向银监部门提供企业及个人的环境违法处罚信息,一批企业和个人受到了银行的信贷限制,累计收回、否决、压缩银行贷款近15亿元,有效推动了企业自律。 在三明、泉州开展环境污染保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同时研究制定《福建省环境污染保险制度方案(暂行)》,探索在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保险。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GDP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翻番,但COD(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却实现五年连降,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硬任务,万元GDP排放强度仅为全国一半,再次交出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的成绩单。全省环保系统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以规划引领产业科学发展,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年上半年,福建完成3个工业园区规划环评、7个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涉及投资约847亿元。 只要是为民办实事,有1%的可能,就要做100%的努力。为了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为了百姓的绿色福利,福建正在用100%的努力奏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最强音,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内涵。
希爱力治疗术后ED怎么样沈阳妇科医院地址
扬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
阿拉斯加犬患上疖螨全身痒求治疗方法位置
阿拉斯加犬得了疖螨浑身痒.把毛剃掉了发现大量皮肤表层有结痂和皮屑.宠物医生确诊疖螨.现在打针.药浴和外用药都在使用.同时疖螨也传染给了我和老...[详细]
2022-06-03
-
阿拉斯加犬患上急性肠炎四肢无力怎么办位置
两个月大阿拉斯加犬,一个多星期前得过一次急性肠闻炎,也就一天就好了,之后就出现了四肢无力的情况,开始还能艰难的走几步,可是现在基本只能爬了,一...[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犬喜欢抓脸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位置
阿富汗猎犬拉肚子,大便稀中带有水,饮食正常,怕冷,不爱运动,精神不好,怎么办肥肥雨燕:犬拉肚子的原因很多,突然改变饲料,吃多了,吃了不...[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犬剪毛教学正确美容好精神位置
阿富汗猎犬拉肚子,大便稀中带有水,饮食正常,怕冷,不爱运动,精神不好,怎么办肥肥雨燕:犬拉肚子的原因很多,突然改变饲料,吃多了,吃了不...[详细]
2022-06-03
-
阿富汗猎幼犬易患肠胃病如何预防位置
阿富汗猎幼犬的肠胃还有没有发育完全,所以肠胃功能比较差。给阿富汗猎幼犬吃的食物不卫生或者坏了,就会导致爱犬患上肠胃疾病,阿富汗猎幼犬就...[详细]
2022-06-03
-
异国短毛猫配种方法位置
异国短毛猫配种方法异国短毛猫配种方法养宠物的朋友大多都是因为喜欢这种小动物,像养外国进口的短毛猫也是一样的。只是目前我国养进口宠物的朋...[详细]
2022-06-03